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台北市長馬英九爭黨主席,選舉下來只能用慘敗來形容;這一役據說是王金平從政參選以來的唯一敗績。這一敗,王金平的政治生命恐怕就結束了。 馬英九固然高揭「王馬共治」,王金平明顯不領情,回應說:「什麼叫共治,我不懂。」王金平不掩蓋自己的是,憤憤不平競選過程中馬英九用「黑金」含沙 射影,用「改革」揚己貶人,而且強調「世代交替」。那麼,王金平哪有什麼「後望」?王金平要「跟隨連戰」當「國民黨永久的義工」,其實不是敗選的氣話,是 實話實說,而且是策略已定。 這場黨主席之爭,原本就是連馬的對決,王金平不過是連戰的「代理人」。代理人輸了,當然僅剩下與正主連戰綁在一起的「宿命」,捨此,王金平還有路走?所以「世代交替」非但是刺眼傷心的字眼,同時也是「逐客」的代名詞。 然而,更讓王金平看清楚的事實是,2008年王金平已沒有任何希望。倒不是說選輸了才沒有希望,而是給馬英九貼上「黑金」標籤的王金平,已 喪失了出任馬英九2008年搭檔的機會與資格;馬英九會選身負「黑金」的當副手?馬的行政能力很差,出任台北市長已被人看破手腳,不但黨內「大老」公開批 判,《遠見》的民調尤其怵目驚心,馬英九只有靠「不沾鍋」當正記標誌,打「黑金」的王金平以造就自己「改革」的形象。在馬主席的領導下,王金平能在立法院 長之後更上一層?門都沒有。 這就是王金平「臣不接詔」的原因。王金平既然無法在2008年再造「二春」,那麼接受「第一副主席」不過是做馬主席取大位的跳板,不過是 受利用貢獻「剩餘價值」為馬賣命,最後,黨產處理、黨工薪水、泛藍整合、縣市長整合輔選全落在王身上,成功無賞、打破要賠,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事,愚者不 為,何況金平? 算來算去,有而且只有參與連戰「義工團」才是上策。馬英九以72%的高得票率囊括而去,王輸得精光,哪有籌碼?連何嘗不然。連王不站在一起,「榮譽黨主席」大約真的只剩「榮譽」,連王「同心」,其利不見得「斷馬」,卻有「制馬」的可能。王金平不跟馬玩,良有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