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6, 2004

觀察站:馬聖人還是批不得?◎費邊社

台灣日報2004-8-26 3:00

艾利颱風造成三重南區30年來首次大淹水,雖然真相尚待調查,但已有跡證指向台北市捷運局施工不良造成破洞導致洪水灌入,不過該局卻忙著先澄清,而且說法一日數變,反正就是和捷運施工無關,媒體也是避重就輕,再次印證馬聖人英九市長和其主政下的單位,仍和他一樣是「批評不得」。
');
// ]]> -->
同樣的直轄市長謝長廷就沒有這麼幸運,日前高雄捷運施工發生民宅崩塌下陷的災變,泛藍立委立即把矛頭指向高市捷運局「人謀不臧」,藉機撻伐謝長廷;如今三重大水災,只有親民黨「水利專家」立委指出施工單位對突發事件過於「輕忽」,請注意,「輕忽」而已,這樣的聲音,馬市府怎麼會看得起。
如此的差別待遇,其實已成慣例,部分藍軍政治人物及媒體「愛馬」心切,讓馬英九與市府團隊一直沈醉在掌聲中,只能以跑透透的作秀取代缺失檢討,這樣的心態,馬市府的應對天災人禍的能力,若還不打折還真該打屁股。納莉風災捷運進水,SARS爆發處理和平醫院事件的危機處理,都證明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馬英九和市府團隊仍欠缺反省能力。
當然,台北市民已不敢過度指望馬市長的「魄力」,二等的台北縣民還能指望馬市府能「阿婆生子」嗎?三重市民「望水興嘆」算是客氣,幹聲連連又怕被說沒水準,心酸之餘,只能看著「馬光環」背後的傲慢與好命。
泛綠立委譏評馬英九:「如果要說有錯,不是媒體報錯,就是別單位的錯,或者是廣大人民的錯,反正絕不會是馬英九的錯」之外,馬迷如有幸看到這篇觀察站,也一定會說觀察站批的有錯。(快樂廣播網高屏地區FM89.7、大台南FM89.9、雲嘉FM90.3、中部地區FM89.7同步上網播出

Wednesday, August 25, 2004

【費邊社】垂死的掙扎

台灣日報2004-8-25 3:00

垂死的掙扎有兩種,一種是動物的本能,為了生存放手一搏;另一種則是人類所特有的算計,為達某種目的,一樣放手一搏。不過,結果改變的機會不大,因為,死噩難逃。有時候甚至因為放手一搏而氣力放盡,提早說再見。
');
// ]]> -->
立法院昨天在泛藍勢力強勢主導下,通過了「319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及「319槍擊事件啟動國安機制相關文件調閱委員會」,泛藍大費周章搞了老半天,一言蔽之,還是總統大選輸了不甘心這回事,阿扁總統依法都已就任三個多月了,以連宋為首的泛藍政客仍死不承認,眼看九月就要宣判的選舉無效之訴勝訴無望,只好透過國會席次優勢再放手一搏,管他違憲、侵權。
這正是典型「垂死的掙扎」!坦白說,連宋等政客選後大玩抗爭、訴訟、及立法等手段,就連一些深藍的老黨工和公職都深表不以為然,因為,這些動作根本無助泛藍東山再起,明知道翻不了盤,卻為此嚇跑那些理性、理智的選票,值得嗎?
由於連宋的不服輸,泛藍所付出的代價,短期間的輿論走向已見分曉,再來,年底立委改選將是另一次驗證,究竟垂死的掙扎是苟延殘喘?抑是加速死亡?泛藍恐怕不見棺材不掉淚。
泛藍這兩天在國會戰無不克,興奮之餘,內心或有所感:驀然回首,當初為何要推連宋和阿扁輸贏?透過立法院的優勢,直接修憲立法,直接保送連宋登基不就得了?別說這是天方夜譚,看那殺紅了眼的泛藍軍,違憲的事照幹不誤,還有什麼不敢的?(快樂廣播網高屏地區FM89.7、大台南FM89.9、雲嘉FM90.3、中部地區FM89.7同步上網播出)

Tuesday, August 10, 2004

【費邊社】有感馬鶴凌之言

【費邊社】有感馬鶴凌之言
台灣日報
2004-8-10 3:00


--------------------------------------------------------------------------------

馬英九要選總統不是新聞,而他的父親馬鶴凌的父親節心願是「一定要兒子選總統」,則是乍聞令人莞爾,繼之為連宋悲,最後卻覺天道不爽。




雖說是父親節心願,但老子講出的其實是兒子自己的心願,除了天下父母心,還有什麼可以形容?更重要的是,兒子不好說出口的,像連宋不肯鬆手的話,馬爸爸也幫他講了。有這樣的好爸爸,足稱現代版孝子了。馬英九最好的父親節禮物果然來自父親。


然而,馬鶴凌所說,其實是包括泛藍支持者都明明白白的一件事,唯獨連宋兩人不知。他們為繼續保住自己的政治權位,惹到天怒人怨民調直直落的地步,恐怕是他們始料未及。就像當初不俟2000年大選結果揭曉,他們絕不相信自己會輸一樣,當局者迷,命運如斯,其能尤人乎?


另一方面,馬英九逼連戰的宮,不免令人想起,2000年連戰落選後不到三天,就當面催促李登輝下台「愈快愈好」的故事。當年李連情同父子,連戰翻臉卻何其迅速,如今馬英九對有提攜之恩的連戰迂迴逼宮,雖委婉許多,但無情則一。這豈非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要玩政治只能無情。這可能是政客宿命。馬英九再怎麼會包裝,也掩飾不了殘酷的本質。他曾踩過李登輝身上前進,再踩一個連戰並不算多。但如果不了解一個國家社會的必然潮流,只流連在權位光環下,政治現實會令連宋失寵,有朝一日,一樣會讓馬英九失色。(快樂廣播網高屏地區FM89.7、大台南FM89.9、雲嘉FM90.3、中部地區FM89.7同步上網播出)

Monday, August 09, 2004

阿妹現象在台灣舴林榮典

阿妹現象在台灣舴林榮典
台灣日報2004-8-09 3:00

原住民歌手張惠妹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表示她沒有政治意識;又在台灣的記者會上表示,她只是個歌手,沒有能耐進入「大人的世界」,只希望和平,不要戰爭……。哀哉!台灣的年輕人k多麼沒有國家意識的一代啊!
');
// ]]> -->
現在台灣的年輕人,養尊處優、生活虛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不曾忍受過痛苦的煎熬,所以無從體會國家興衰之重要性。就因為「國家意識」之模糊,造成年輕一代「個人意識」之獨斷,一切皆以個人利益為優先,置公眾事務於度外。
由於近年來,傳播媒體充斥著委靡浮華、苟且偷安、不仁不義之景象,加速年輕一代之墮落、迷失與淫蕩。試看台灣的年輕人,每遇有什麼香港、日本、韓國大明星過境時,無不瘋狂崇拜、群情激動,忘卻自己生為台灣人之可貴。流俗所及,談論國家大事者,被視為愚蠢;關心台灣前途者,被看成異類。
只要看一看現在台灣年輕人,許多都將自己烏黑的頭髮染成紅的、黃的;講話故意不講自己的母語,而學著北京人講北京話;聽歌、看戲都是洋歌、洋戲,男生戴耳環、留辮子,女生露肚臍、抽香煙。這年輕一代是台灣人嗎?為人父母者能不引以為恥嗎?
敬愛的台灣為人父母親們,子女的言辭行為就是父母親教育的反映,假如大家有心要使台灣成為世界上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就要先從子女的基本教育做起。先教導子女能講流利的母語,再引導子女熱愛自己的鄉土,最後一定可以使自己的子女以做為台灣國民為驕傲。(作者為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