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6, 2008

從傾倒的廢墟中爬起來-給所有民進黨支持者的一封信

從傾倒的廢墟中爬起來

給所有民進黨支持者的一封信

◎ 蔡英文

有 一種難過是痛到無法被安慰,有一種失望是深到無法被鼓舞,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們的支持者目前所經歷的心情。從二○○八年八月十五日的晚上開始,全台灣有很 多人把手機關掉,他們不敢上MSN,也不敢看電視,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這個事實。真相很沈重,重到幾乎壓垮了信任,所有的支持者只能低頭不語。

一切又回到原點了嗎?又被人擊倒了嗎?

每 次掙扎著要站起來,就會被一股力量狠狠一擊,作為民進黨的支持者彷彿永遠要為這個黨擔心,永遠沒有快樂的權利。過去所犯的錯總是週期性地如排山倒海般向我 們襲來,我知道很多人想轉身離開,悲哀的是卻不知道走去哪裡。長久以來,民進黨一直是這些人在政治上唯一的選擇,現在這個唯一的選擇犯了一些無法原諒的 錯,他們一時之間彷彿掉進大海,再也沒有依靠,再也沒有方向。

台灣的處境這麼艱難,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國家主權又一點一滴在流失,他們心 中很恐懼,很怕這片深愛的土地無法保持她的尊嚴與美麗,偏偏這個時候,民進黨又令他們失望。對於這些人的情緒,坦白講,我不知道要如何安撫。不過,我想告 訴大家,這就是民主。有時候,民主制度是一種殘酷無情的制度,每一次的政黨輪替都會讓前一個政權的所作所為公諸於世。民進黨正在用自己所犯的錯誤來告訴所 有人,台灣的民主正漸漸趨向成熟與完備。對我們的支持者來說,這個過程真的很痛苦,不過,我必須再重複一遍,這就是民主。沒有人有任何特權,即使曾經貴為 總統,當他下台了之後,他就必須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陳前總統有勇氣在全國人民面前承認錯誤,並且退出他所深愛的民進黨,對此,我的心情無比 的複雜。他必須面對司法調查,我也期望在接受調查過程中,他可以為台灣的民主立下良好的典範。除此之外,我也期望,司法單位能尊重他應有的人權,不要違反 偵查不公開的原則,更不要拋出未經查證的消息,以避免整個社會尖銳的對立。這是整個社會學習民主、學習自制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冷靜與理智。

沒有人可以否認,陳前總統曾用無比的意志力把這個黨推向高峰,我們都曾經為此感動、甚至流淚。今天他離開了,他所留給我們的都將成為這整個黨共同的歷史與記憶。在這邊,我要呼籲所有民進黨從政同志,在這個危機中務必緊緊團結,咬緊牙根一起勇敢無懼地來面對這段歷史與記憶。

政 治無法歸零,無法重來,政治永遠是一種延續,永遠不可能一刀兩斷乾淨切割。過去這八年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我現在身為黨主席,我都必須扛下來。我不只代表現 在的民進黨,我還代表過去的民進黨。過去民進黨所發生的一切我會把它們當成是既有的條件接受下來,被挖開傷口的感覺真的很痛,我跟大家都一樣。不過,不管 再怎麼痛,這就是真實的民進黨。唯有認清現實,接受挑戰,才能讓這個黨浴火重生。所以,對於過去我們所犯的錯,我絕對不會逃避,我不會選擇把眼睛閉上,我 會比任何人更用心地去凝視它。我知道我的責任,我會帶著這個黨從傾倒的廢墟中爬起來,盡我一切所能。

Wednesday, July 20, 2005

【探針】王金平還有牌打嗎?◎金恆煒

【探針】王金平還有牌打嗎?◎金恆煒

台灣日報 2005-07-20 00:30

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台北市長馬英九爭黨主席,選舉下來只能用慘敗來形容;這一役據說是王金平從政參選以來的唯一敗績。這一敗,王金平的政治生命恐怕就結束了。


馬英九固然高揭「王馬共治」,王金平明顯不領情,回應說:「什麼叫共治,我不懂。」王金平不掩蓋自己的是,憤憤不平競選過程中馬英九用「黑金」含沙 射影,用「改革」揚己貶人,而且強調「世代交替」。那麼,王金平哪有什麼「後望」?王金平要「跟隨連戰」當「國民黨永久的義工」,其實不是敗選的氣話,是 實話實說,而且是策略已定。

這場黨主席之爭,原本就是連馬的對決,王金平不過是連戰的「代理人」。代理人輸了,當然僅剩下與正主連戰綁在一起的「宿命」,捨此,王金平還有路走?所以「世代交替」非但是刺眼傷心的字眼,同時也是「逐客」的代名詞。

然而,更讓王金平看清楚的事實是,2008年王金平已沒有任何希望。倒不是說選輸了才沒有希望,而是給馬英九貼上「黑金」標籤的王金平,已 喪失了出任馬英九2008年搭檔的機會與資格;馬英九會選身負「黑金」的當副手?馬的行政能力很差,出任台北市長已被人看破手腳,不但黨內「大老」公開批 判,《遠見》的民調尤其怵目驚心,馬英九只有靠「不沾鍋」當正記標誌,打「黑金」的王金平以造就自己「改革」的形象。在馬主席的領導下,王金平能在立法院 長之後更上一層?門都沒有。

這就是王金平「臣不接詔」的原因。王金平既然無法在2008年再造「二春」,那麼接受「第一副主席」不過是做馬主席取大位的跳板,不過是 受利用貢獻「剩餘價值」為馬賣命,最後,黨產處理、黨工薪水、泛藍整合、縣市長整合輔選全落在王身上,成功無賞、打破要賠,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事,愚者不 為,何況金平?

算來算去,有而且只有參與連戰「義工團」才是上策。馬英九以72%的高得票率囊括而去,王輸得精光,哪有籌碼?連何嘗不然。連王不站在一起,「榮譽黨主席」大約真的只剩「榮譽」,連王「同心」,其利不見得「斷馬」,卻有「制馬」的可能。王金平不跟馬玩,良有以也。

Wednesday, May 18, 2005

【探針】沙祖康+高強VS.連戰+宋楚瑜◎探針

【探針】沙祖康+高強VS.連戰+宋楚瑜◎探針

台灣日報 2005-05-18 00:30

好在台灣有《台灣日報》,能夠忠實的報 導中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沙祖康的「爆料」,揭露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聯手到中國去出賣台灣主權的言行。這是沙祖康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的公 開發言,當然不可能是「獨家」,為什麼只有《台灣日報》一家刊出?可見台灣媒體已經與連宋合為一體,形成了「共犯結構」。為連宋諱就是為己諱,也可見,為 連戰張目就是為己張目。


click here!

連宋「聯中賣台」的行徑,十分顯明,到中國完全放棄「誓死保衛」的「中華民國」,附和中共∮胡錦濤的「﹃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連「一中 各表」都不敢「表」,甚而提出「兩岸一中」。連戰在北大承認「聯共制台獨」,完全是為搖旗吶喊的應聲蟲,也完全是胡錦濤「一中」的跟屁蟲。連宋出賣國家主 權已昭然若揭,不過,沙祖康的話更赤裸裸、更直接,使連宋賣台得到印證。

根據報導,沙祖康是這樣說的。他說,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沒有主權,而是中國的一部分,「連宋到中國訪問也是這樣說的,你們可以去問他 們」。原來連宋已經向中共徹底投降,把台灣的主權雙手奉送給中共;中共高幹的親口證實,才能把連宋釘死在「恥辱柱」上,否則以連宋狡童,藍色媒體的選擇性 報導以及一手遮天的本領,真的是活無對證。

中共只用「高規格」就輕易的引連宋入彀,然後送回台灣,進行新的「木馬屠城」。只要看中共在WHO打壓台灣到滴水不漏,就知道連宋「賤賣」台灣到什麼程度。

「賤賣」云何?《中時》專題報導透露了內情。國民黨的八天七夜與親民黨的九天八夜中國遊,中共總共花了數千萬台幣。區區數千萬就買到了連宋的「效忠」,買到了連宋支持中共的「一中」,買到了連宋宣稱「台灣沒有主權」,便不便宜?合不合算?這不是善買,而是連宋的「善賣」!

上一屆的WHO,沙祖康惡狠狠的對台灣媒體惡言相向:「誰理你們」猶在眼前,今年得到連宋的奧援,沙祖康理直氣壯的口出訓言,難怪中國衛生部長高強如出一轍,引連據宋,證明台灣是中國內政一環。

沙祖康、高強揭露的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連宋之賣真是深不可測蚪

Tuesday, February 22, 2005

【探針】連主席說了算?!◎金恆煒

【探針】連主席說了算?!◎金恆煒
台灣日報 2005-02-22 01:30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同樣的,「黨之不同,反如其選」,看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就知道國民黨到現在還脫不掉「革命政黨」的外衣,甚而視「革命政黨」的屬性為當然。就像孫悟空般,跳不出佛陀的手掌然,國民黨依然活在「黨國」結構中。
');
// ]]> -->
副主席的馬英九要攻取黨主席的位置,這在任何民主政黨內都是「法所許可」之事,但放在國民黨的「國情」中,卻不尋常。誠如另一位也有意爭主席位的副主席王金平所說,連主席沒有宣布不選,他就沒有參選的餘地,甚而以此對比馬英九的「僭越」。
不但王金平作如此想,黨主席連戰更說馬英九「衝得太快」,理由是:「國民黨尚未決定黨主席選舉要怎麼選,怎麼產生」。然而,國民黨上次為連戰量身訂做的「黨主席選舉辦法」不是已然在案?為什麼這一屆還在討論「怎麼選」、「怎麼產生」?說白了,就是要連大主席點頭說了算,這是「人治」不是「法治」;革命政黨的特徵是「法」隨「人」轉,連戰沒有表態,哪有「法」可言?
難怪親近連戰人士直指馬英九「代連戰宣布退休」,有「逼宮」意味,「形同﹃黨變﹄」!為什麼「選黨主席」就是「黨變」?此一不通的政治邏輯放在黨國體制中就豁然貫通。不但親連人士如此理直氣壯,連馬英九也跳不出此「六道輪迴」。馬英九澄清自己絕無「幫連戰宣布退休」,因為他說自己引述連戰「交棒」的話,都是連戰「公開」場合說過的。問題是,黨主席是連家的嗎?為什麼連戰不說「交棒」,馬英九就不敢∮不能選?可見馬與王金平的思維完全一致。
弔詭的是,馬英九捉住連戰公開宣稱「下台」的辮子,以此做為「角逐」的堂皇理由。但馬英九98年初選台北市長前,公開說過「不選」達200遍之多,結果如何?馬英九還是選了!更不要忘記當初是副總統的連戰也曾「當面」力勸過馬參選北市市長,馬硬是「不肯」,「不知為誰而戰」的悲壯,言猶在耳。馬英九200次「不選」與連戰屈指可數的「交棒」說相比,馬英九真的能夠如此「大聲」?如此「有理」?
老實說,馬英九選不選,是馬英九的問題,是中國國民黨的問題;這一場「逼宮」大戲,透顯的是國民黨「黨國」本質的不變,遺老遺少在民主社會中粉墨登場,大玩「洪憲」把式。

Thursday, December 09, 2004

倒數48小時 民進黨估票 泛綠可過半

倒數48小時 民進黨估票 泛綠可過半
郭瓊俐、鄭任汶、范姜泰基/台北報導 2004-12-09 16:00

綠軍在最後關頭精密估算席次,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今天上午在國際記者會中表示,民進黨預估的席次在96正負2席之間,台聯則是17正負1席之間,泛綠總席次可能在110席至116席之間,民進黨對泛綠過半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據了解,民進黨私下預估,泛綠總席次可能達到113席剛好過半的狀態。
');
// ]]> -->
至於對手的席次方面,民進黨估計,國民黨可拿下67席,加上新黨的1席,親民黨則拿下30席,泛藍總共約98席。
依民進黨所做的民調,陳水扁總統展開平安幸福助選團活動後,民進黨的席次從92席逐步爬升到96席,最近一波民調還有上揚趨勢,民進黨希望藉陳總統選前黃金時間大力拉抬重點輔選候選人,再讓席次往上升。
原本民調呈現選情不看好的台聯,很多候選人近日的民調大幅攀升。民進黨現在調高對台聯的席次預估,比之前預估的14、5席成長一些,可能當選17、8席。由於很多選區都是台聯與民進黨搶最後一席,不管民進黨與台聯席次消長如何,最後都列入泛綠席次,民進黨預估,最後泛綠總席次約113席。
對於近來台聯提出制憲、正名、建國的主張,全力搶攻深綠選票,民進黨預估選情受到衝擊。張俊雄指出,這多少對民進黨選情有影響;副秘書長李應元也補充說,台聯的支持度從2001年的7.8%,升高到8.2%,這代表追求台灣主體意識的升高,已經逼近10%,這也表示基本教義派的支持度逐漸增高。
台聯內部對選情也持樂觀看法,認為現任8人都可以當選,新人也有7位進入安全名單,包括北部2人、中部3人、南部2人,加上不分區至少可以衝上20席,而且最後兩天還有向上攀升的空間,黨內的目標是從3年前的80萬得票提升至百萬,成為泛綠過半的關鍵性推手。
台聯高層指出,近日來前總統李登輝為台聯一連串的「加持」已經產生效果,一再強調正名、制憲的功勞屬於台聯,在陳水扁總統跟進,拋出國營企業、外館正名的主張,而且美國又以強硬姿態反對台灣人民的自由意志,一股反美情緒挾著對正名、制憲的更大渴望,這些內在能量將會繼續反映在對台聯各地區候選人的支持。

倒數48小時 國民黨估票 藍勝綠4席?????

倒數48小時 國民黨估票 藍勝綠4席
邱慧君、薛孟杰/台北報導 2004-12-09 16:00

倒數48小時,選戰進入緊鑼密鼓階段,國民黨昨日公布最後一波配票方案,期望藉由平均配票衝到最高席次。據國民黨內部最新評估,泛藍目前可拿下108席,大約略勝泛綠4席,而此席次距離過半僅差5席,在無黨籍人士奧援下,有非常大的希望取得過半。
');
// ]]> -->
面對民進黨喊出「決戰中台灣」,國民黨組發會主委廖風德表示,他早在2個月前中常會上即報告指出,中台灣席次變化將是選舉結果的重要關鍵,因北台灣泛藍贏面穩定、南台灣輸給民進黨,中台灣相形之下成為關鍵,國民黨也已針對選情較弱的候選人進行救弱,希望拉大在中台灣的勝選席次。
廖風德同時指出中台灣選情混沌的特殊情況,他表示,雲林、彰化等地候選人的實力都無法用民調測出,使得選情陷於膠著,非常的不清楚。例如在彰化縣,民進黨上上屆掉到只剩下翁金珠,這屆會有什麼變化很難說,而藍綠雙方的席次在一上一下間可能就有好幾席的落差。
據國民黨組織部門估算,區域立委在台北市北區可拿下4席、南區至少3席;高雄市北區2席全上、高雄市南區1席;台北縣一選區2席、二選區4席、三選區4席;基隆市1席;桃園縣6席;宜蘭縣1席;新竹縣2席;新竹市1席;苗栗縣1席,有拚2席的空間;台中市2席、台中縣5席可以全上;南投縣1席、雲林縣有當選2席機會。至於彰化縣可當選3席、嘉義縣1席、嘉義市1席;台南縣3席、台南市2席;高雄縣2席、屏東縣2席、台東縣1席;平地及山地原住民各2席,預估可有60席。
在親民黨方面,雖然面對棄保流言及無法與國民黨配票的壓力,但親民黨對選情仍有相當信心,黨中央評估若今天投票,親民黨區域立委應該可以當選28到30席,再加上不分區立委,總席次可到35席到42席之間。
黨中央人士強調,國新配票對親民黨台北市選情衝擊最大,安全名單是南北各2席,剩下2席仍在奮力衝刺,絕對不會棄保,至於台北縣除一選區周錫瑋、吳清池鬩牆,配票策略是否能落實奏效還有待觀察外,二、三選區候選人選情穩定,當選有望。

Monday, November 08, 2004

【社論】哀哉!宋楚瑜竟淪落到師法朱鎔基、鄭浪平拿戰爭來恐嚇台灣人民! 台灣日報 2004-11-08 03:00

【社論】哀哉!宋楚瑜竟淪落到師法朱鎔基、鄭浪平拿戰爭來恐嚇台灣人民!昔日宋競選省長時,以半生不熟的閩南語說「吃人一口、還人一斗」,如今卻替中國來反咬台灣一大口,哀哉!
台灣日報 2004-11-08 03:00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兩度執意參加總統選舉,卻都先後落敗,他連自己無緣於正副總統大位的命都算不準了,卻在日昨以儼然算命師、預言家的姿態,誇稱要替「台灣算命」,甚至還把美國的歷史命運也一併算了進去,說是美國在1942年遭到日本偷襲珍珠港,2002年又遭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正好隔了60年,但都造成美國人民的重大傷亡;宋楚瑜宣稱,「以中國人的說法」,60年為一甲子,必有天道輪迴的劫難,明年正是「台灣光復」60年,如果泛藍在立委選舉輸了,台灣明年有戰亂。哀哉宋楚瑜,悲哉親民黨,竟然淪落到要以荒誕不經的命理之說恫嚇選民、誆騙選票。
');
// ]]> -->
外界多少知道宋楚瑜曾經留學美國拿到政治學的博士學位,卻不知道他對命理學原來也有涉獵,只不過他替「台灣算命」的邏輯根本不通;如果一甲子必有天道輪迴的劫難,為什麼泛藍立委選舉勝利之後,台灣就能逃過這場命理學上「必有」的天道輪迴劫難?若是依據宋楚瑜這位「中國人」的說法,明年的台灣命中注定要有一場劫難,那麼倘若連宋在320總統大選勝利,是否台灣仍難避免劫難?如果每逢60年必有天道輪迴的劫難,可以經由人為的力量予以轉化,那又為什麼是泛藍立委選舉勝利之後才有可能?說穿了,宋楚瑜只不過是旁託邏輯不通的、荒誕不經的命理說詞,以替中國的北京政權恫嚇台灣人民罷了。
事實上,自從台灣在1996年實施直接民權的總統普選制度以來,總是遭到一群來自北京的、親中的政客及媒體,無視台灣現實時空情境,叨叨發出疾言厲色的警告、自我催眠的絮語;1996年台灣首度進行總統直接民選前,名為「鄭浪平」的媒體人撰寫一本虛擬小說《一九九五閏八月》,謊稱台海局勢將因總統民選而進入軍事衝突狀態;2000年台灣再度進行總統民選,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公然恫嚇「台灣同胞,你們要警惕啊」、「誰要是搞台獨,誰就沒有好下場」;2004年的台灣立委選舉前,「鄭浪平」日昨又在北京復出,大膽指稱「台海危機可能在2005年至2007年間出現」,且還宣稱他並非危言聳聽,如果陳總統「進行法理台獨,台海終將一戰」云云。
「鄭浪平」、朱鎔基對台灣人民的恫嚇說法,如今已被經驗事實證明不過是一場鬧劇;可悲的是,宋楚瑜竟還撿起來襲用,且以虛構的「台灣光復」60年之詞,厚顏誆稱要替「台灣算命」。身為台灣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民選「省長」,宋楚瑜難道不知道當年的他之所以能獲得台灣人民選票支持,絕對不是出自於命理之說,即使他以半生不熟的閩南語說著「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的台灣俚語,仍有相當多數台灣人民不以為意,願以選票支持他這位「外省囝仔」。惜乎,如今的宋楚瑜不僅沒有還給台灣人民「一斗」,反而是以甘為中國代言人的恫嚇立場,狠狠反咬台灣人民一大口。
人類歷史上,從來不曾聽過因為一場民主選舉而引發兩國之間的軍事衝突,就算真的會有這等荒謬情事發生,該被批判的是發動戰爭的一方,而不是實施民主的那一方,擁有政治學博士學位的宋楚瑜又怎麼會不知道呢?我們相信,即使是親民黨的立委參選人,也不樂意聽見他們的黨主席在站台造勢之時竟以命理之說譬喻一場民主的立委選舉;宋楚瑜以替「台灣算命」的突兀、怪謬作法,暴露了他對台灣的國家認同錯亂,這對親民黨的立委選情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效應,確實值得選民以選票來替宋楚瑜、親民黨算命。

Tuesday, October 05, 2004

【探針】「藍調會」:一軍辟易,三軍充斥!◎金恆煒

【探針】「藍調會」:一軍辟易,三軍充斥!◎金恆煒
台灣日報
2004-10-05 3:00


--------------------------------------------------------------------------------

國親兩黨敲鑼打鼓的大搞<319真調會條例>,而且「覆議案」重挫行政院,勝則勝矣,究其實不過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迴光返照」的最後表演,他是「日暮途窮故倒行逆施」的現代版本。




泛藍把握國會最後多數的機會,無視森嚴憲法的規範,自無視一般法律、遑論憲政體制、民主機制,只是為了證成虛構的「自導自演」。為了達成此一不光明的目的,一方面深文周納,以「戒嚴法」為骨,以「小人條款」為肉,企圖集行政、司法、檢警、監察於一身,而且剝除人權保障、言論自由,用意就在為已有的結論找方法;另一方面,則希望所網羅的過半委員既具社會知名度,又有專業素養,至少能博取些許的信用。


<319真調會條例>違憲、違法太過明顯,連國親組成的「真調會」「藍調會」所推出的召委施啟揚也不諱言,宣稱必須修改此法以「合法合憲」外,並藉此要釋「社會之疑」。<319真調會>已進入釋憲,而且執政黨要運用行政權加以「凍結」,施啟揚既要扛起「違憲違法」的<319真調會>,還多說什麼修法?只見「猶抱琵琶遮羞臉」。


這還不是施啟揚最難堪的。國親的「藍調會」成員最後出爐,其實都是二軍、三軍。一軍人選不是嚴拒就是敬謝,原因很簡單,就是顧名節不敢「不要臉」到這款樣相,剩下來的只是過河的矮子,只有淹死之一途。不信,等著瞧。


在國親計畫下的召集人,不是施啟揚,而是做過副總統的李元簇,李是一軍,施是二軍,一軍不出;大法官原本點名退休的吳庚,重「程序正義」的吳庚不應召,只有鄭建才之流才恬然挺身,果然;既稱「調查」,自得動用做過調查局長的吳東明,結果輪到裨將王光宇出列;而且宣稱前警政署長黃丁燦列名,又換成顏世錫,最後來了副署長余玉堂,而余玉堂第一次開會即缺席,不知道是知恥近乎勇還是臨陣而逃?更有趣的,大聲嚷嚷宣布前檢察總長陳涵會與會,問題是,「檢改會」都發起「不合作主義」,陳涵敢冒大不韙?法醫點名楊日松,結果來了名不見經傳的方中民。至於「藍」波翟宗泉、陳錫蕃、王清峰、羅明通輩本是基本教義派,一貫藍令智昏,哪有正義公義可責?反正「雖九死猶未悔」,可說是「藍調會」的基本成員,多了不多,少了不少。


一軍辟易,三軍充斥,這種是「藍調會」本色。